台灣幸福進行曲

從復育絕跡的淡水魚、延續沒落的傳統戲曲到推動閱讀教育的種子兵……等等,凡是努力實踐夢想的台灣小人物,都是台灣幸福進行曲的對象。本單元感謝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播出。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節目部
鄭愁予-3-性靈篇
03:00
2

【台灣幸福進行曲】以我的一生為你點盞燈,我是鄭愁予。

「詩人」這兩個字,彷彿深深刻在鄭愁予身分證後的職業欄上,但對他來說,詩人卻不能當成一個職業。

鄭愁予:詩人,是最沒有行業的一種。所以,詩人不能靠詩養活自己。他必須有一個非詩的行業來養活自己。像旅人浪跡天涯或行俠,像李白那種就是。那目的能使詩人生存、行動下去。

「詩人」或許不能成為職業,卻是許多人一生的志業,只要抓著了蛛絲馬跡,就要寫成那永恆的字句。

鄭愁予:美國有一個詩人曾有一個人問他:「你這首詩靈感怎麼產生的?」他說:「就像門拉開又關上的那一剎那產生的。」譬如,我們寫母親的詩,不是等了很久以後才想出來的,忽然母親在下大雨的時候,你晚回家了,母親開門看著你很高興。 一剎那,這個表情可能寫一首詩就夠了。

鄭愁予形容的當下,「雨」似已臨到聽者的眼廉,一首詩呼之欲出。原來只要你對人、天、大自然有所感知,下筆不難。

鄭愁予:我是性靈詩人,這是我自己叫我自己。性是自然天性,靈是對大自然的關心、感應。每一次看星星,日、月、星、雲,甚至於晚霞、朝暉 ... 等等大自然的高山、流水、大江大河,這些慢慢都成為詩的感性來源。

詩構成要有兩個條件, 一是「詩情」,二是「詩才」。這個「詩情」,本身不能成為詩;「詩才」,本身不能成為詩,「詩情」經過「詩才」,然後,把情境慢慢的增進、昇華到意境,這個詩本身就產生了知性的價值。

文字落地,開出詩的花季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