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主持人:徐崇育 播出時段:星期二 20:00-21:00

序號
主持人
節目名稱
長度
分享
點播次數
1
徐崇育
53:47
1
2
徐崇育
54:22
2
Showing 1 to 50 of 135 (3 Pages)

20250311-『Teaching Genius』Dorothy DeLay: 一代音樂名師的故事(下集)

徐崇育


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總有許多的迷思, 例如:一定要從年紀很小就開始學嗎?天 份的比例佔多少?學了以後會成為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嗎?
這些問題或許不一定有答案, 但一位懂得如何引導學生的老師絕對是音樂這條路上非常有幫助的事. 在茱莉雅音樂學院教授無數的天才小提琴學生的名師Dorothy DeLay是如何引導這一群天才學生的呢?有些學生甚至是從不到十歲就受到DeLay的指導. 她的教學有何獨到之處呢?為什麼有從全世界各地來的學生都想跟她上課呢?這上下兩集我們將由DeLay的人生和教學方式來了解這位名師是如何幫助無數偉大音樂家成功背後的秘辛.
 

20250304-『Teaching Genius』Dorothy DeLay: 一代音樂名師的故事(上集)

徐崇育


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總有許多的迷思, 例如:一定要從年紀很小就開始學嗎?天 份的比例佔多少?學了以後會成為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嗎?
這些問題或許不一定有答案, 但一位懂得如何引導學生的老師絕對是音樂這條路上非常有幫助的事. 在茱莉雅音樂學院教授無數的天才小提琴學生的名師Dorothy DeLay是如何引導這一群天才學生的呢?有些學生甚至是從不到十歲就受到DeLay的指導. 她的教學有何獨到之處呢?為什麼有從全世界各地來的學生都想跟她上課呢?這上下兩集我們將由DeLay的人生和教學方式來了解這位名師是如何幫助無數偉大音樂家成功背後的秘辛.
 

20250225-「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 - Vol.7

徐崇育


本週的『爵士無所不在』將再度帶領大家進入紐奧良的殖民史。這集也是這一個系列的最後一集。希望大家還喜歡這個主題。
本週的重點是介紹紐奧良的第一座戲院-El Coliseo. 這座1792年建立的劇院由兩位法國人所建立,法文稱作La Spectacle. 湊巧的是這座劇院的所在地就剛好在鼎鼎大名的早期爵士聖地Preservation Hall旁邊。有了這座劇院後,對於歐洲音樂與戲劇的傳遞有了固定的場所。對於之後爵士樂的誕生也有了淺移默化的效果。
而恰巧當時的西班牙州長Carondelet是一位非常重視藝文的州長。他認為這座劇院的建立對於紐奧良的城市文化有重要意義。他當時建立了劇院演出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也規定了中場休息的時間。有趣的是,當時如果演出或幕後人員遲到或演出準備不周是要罰錢的。這樣的規定也算是過去確保演出品質的一種做法吧。
 

20250218-「義大利鋼琴手Enrico Pieranuzi來台特別專輯」

徐崇育


關於Enrico Pieranuzi 的音樂相信爵士樂迷們都不陌生,他的鋼琴三重奏更是許多人的最愛.
過去在紐約求學時有幸與低音提琴手Marc Johnson學習, 因此他跟Enrico的合作專輯變成聆聽與學習的必聽專輯. 『爵士無所不在』的片頭曲便有來自於Enrico Pieranuzi與Marc Johnson和鼓手Joey Barron在“Ballad”這張專輯裡的Heart of A Child. 而Enrico與鼓手Paul Motion和Marc Johnson在紐約Village Vangurad的現場專輯, 我更是有幸在現場聆聽並坐在離Paul Motion最近的位子, 只為了目睹Paul Motion 獨特的鼓刷音色.
得知Enrico即將來台的消息, 心中非常的雀躍. 在數位串流的時代下, 音樂聆聽的方式改變. 屬於他這個世代的鋼琴手也在慢慢的凋零中, 在跳躍式的音樂聆聽習慣下, Enrico所代表的音樂情感是否還能感動下個世代呢?
3/1和3/2連續兩晚, 一北一高的演出可以說是這位傳奇音樂家來台的歷史性音樂會. 相信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音樂會. 本週的特輯便是為了慶祝他即將來台所錄的節目, 大家好奇他的經典三重奏是在何種因緣際會下相遇的嗎?
這非常有趣的故事將在節目中與大家分享!
 

20250211-「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 - Vol.6

徐崇育


位於紐奧良的爵士聖地Congo Square在法國殖民時原名為Place Congo. 本週的『爵士無所不在』將為大家介紹這充滿歷史意義的地方.
同時也將介紹Tango這個字在西班牙統治時期的紐奧良的特殊意義。當時的州長Miro在1786年時頒布了一個命令提到:”Los tangos, o bailes de negros”。這裡的tangos指的是黑奴所跳的舞。這也是tango 這個字最早被提及的記載,比阿根廷的探戈早了100年出現。 紐奧良的歷史擁有令人驚艷的豐富內容,歡迎大家明晚8點收聽!
 

20250204-「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 - Vol.5

徐崇育


本週的節目將介紹在18世紀中期之後, 紐奧良與古巴密切的政治及經濟關係. 當時在西班牙的統治下於1769年派出Alejandro O’Reilly擔任路易西安那州的州長. O’Reilly在1763曾經造訪古巴, 因此也把古巴納入重點發展的區域. 在這段西班牙同時統治路易斯安那和古巴的時期讓兩地有了更多的交流.
而在18世紀的末期, 西班牙政府也從剛果(Kongo)這個區域引進了許多的奴隸, 也讓剛果的文化進入到了紐奧良和古巴. 而Palo這個宗教的產生與紐奧良的葬禮傳統均源自於剛果的傳統文化. 這樣的文化交融讓古巴與紐奧良除了有來自奈及利亞的影響外, 多了一層剛果文明的重要影響。
 

20250128-「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Vol.4

徐崇育


本週的內容介紹了”Cabildo”這個字在古巴與紐奧良的不同用法.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紐奧良, Cabildo這個字是市政府/廳的意思. 而原本的西班牙Cabildo已改成現今的Louisiana State Museums—路易斯安納州立博物館.
而在古巴Cabildo指的是黑奴們組成的團體. 在這奴隸能自由地聚集在一起演奏樂器和跳舞, 對於保留他們原本的非洲文化有很重要的功能.
除了Cabildo的介紹, 本集也介紹了西班牙政府在殖民紐奧良時, 於1769年由O’Reilly州長頒布的蓄奴法令. 這些法令制定了當時蓄奴者與奴隸之間的法律關係和權利. 當時的蓄奴制度允許奴隸購買自己的自由, 並能向法院對蓄奴者提出控訴. 更重要的是把北美洲的原住民-印地安人去除在可奴役的範圍.
歡迎大家一起來關心這段屬於紐奧良的歷史!
 

20250121-「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Vol.3

徐崇育


今晚的節目將繼續探究紐奧良的歷史, 由此來了解對過去從17世紀後歐洲與非洲對北美洲南方音樂的影響.
本集提到爵士樂的swing feel是來自於何方的影響. 作者Ned Sublette提到了在1727年來自於法國的烏蘇拉修女所帶來的樂譜中, 有記載當時巴洛克時期所使用的不等值音符(Notes inégales)演奏法. 這種對於音符的演奏長度相對自由的方式, 再加上當時由非洲各地的黑奴所帶來的節奏, 這些都成為孕育爵士樂的元素. 我們將回朔這段歷史, 讓歷史帶領我們認識爵士樂!
 

20250114-「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Vol.2

徐崇育


今晚的節目將繼續藉由作者Ned Sublette的著作「The World That Made New Orleans- From Spanish Silver To Congo Square」讓我們了解歐洲的歷史如何牽動著各國的殖民政策. 而當國與國間發生戰爭時, 因為彼此國力的消長而改變了他們對殖民『New World-新世界』態度的轉變.
著名的大同盟戰爭-War of Grand Alliance(1689-97)與War of Spanish Successopm這些戰爭前後對法國的經濟和海軍戰力有重大的影響. 我們將藉由這段歷史來了解西班牙,英國和法國甚至是荷蘭等國對美洲殖民政策的影響.
而對紐奧良市命名的由來好奇的朋友們, 今晚的節目也將介紹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二世(Philippe II, Duke of Orléans)這位王子, 有趣的是他本身也是一位愛好音樂的作曲家, 著名的Bourbon Street也是因其家族而命名. 歡迎大家收聽!
 

20250107-「爵士專題」-從紐奧良歷史建構出的爵士世界觀Vol.1

徐崇育

今晚的節目為大家開啟一個關於紐奧良的全新系列。在了解爵士樂的過程當中對於17世紀西法等國在非洲與美洲的殖民政策都牽動了西洲各個族群到新世界的過程。
藉由作者Ned Sublette的著作「The World That Made New Orleans- From Spanish Silver To Congo Square」讓我們了解歐洲本地的歷史對美洲殖民與奴隸政策的影響。 歡迎想要深入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們今晚準時收聽!
 

20241231-『【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 Afro-Cuban Jazz Band美國巡迴專訪特輯』 吉他手-李世鈞 Shih-chun Lee & 鼓手-林冠良

徐崇育

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大家對過去的一年有什麼值得懷念而對新的一年又有什麼期望呢?今年11月底我帶領了我的樂團遠赴紐約、休士頓和紐奧良演出。巡迴中有許多難忘的回憶,我特別邀請了我的兩位團員吉他手-李世鈞和鼓手-林冠良來到節目當中和我一起暢談和回顧這次的旅程和演出經驗。
今晚8點,邀請大家一起來收聽這集跨年的特別節目喔!
 

20241224-『音樂家專訪』 – Skyline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團長 Richard Li 利啟正

徐崇育

本週節目很開心邀請到了 Skyline 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團長利啟正 (Richard Li) 來到節目中分享Skyline 樂團成軍20年的心路歷程。而樂團也即將於明年一月舉辦20週年音樂會,場次包含了高雄、台中和台北。
Richard 也特別分享了這次週年音樂會特別邀請了過去20年來曾經參與 Skyline 的音樂家們一同回到舞台上,共同慶祝這重要的里程碑!Skyline 樂團自成立以來發行了數張現場和錄音室專輯,每一張的用心都是有目共睹,也在國內外獲獎無數。邀請北、中、南愛樂的朋友們親臨現場來支持這難得的音樂會!
 

20241203-『專書介紹』-Drumsville-紐奧良律動的演化-第一集

徐崇育

很開心本週將為大家介紹一本由紐奧良爵士博物館的展覽『Drumsville』延伸所出的一本關於紐奧良與爵士鼓的書籍. 紐奧良的音樂們最特別之處就是他們的律動和swing feel. 本書很詳盡地把鼓在紐奧良的歷史有著非常詳盡的介紹. 其中鼓組的誕生和即興的特色更是一段不可錯過的音樂歷史. 邀請大家準時收聽!

20241126-『人物專訪』: 紐奧良爵士博物館的館長Greg Lambousy和國際事務部主任Taslya Mejia

徐崇育

很難相信在本文公佈時我們已經在前往紐奧良演出的路上了!本週的『爵士無所不在』訪問了紐奧良爵士博物館的館長(Executive Director)-Greg Lambousy和國際事務部主任Taslya Mejia. 與館長在2019年認識後, 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跟紐奧良爵士博物館有合作的機會. 不論是在疫情期間的直撥還有國際爵士日的合作. 每一次的合作都館長都對我和樂團有極大的信任.
本週的專訪兩位來賓聊到了各自職業生涯的經歷, 並談及博物館在這些年來對於國際事務的用心及計畫. 更聊到了今年我們的最新合作計畫, 也就是 【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 Afro-Cuban Jazz Band 即將在今年博物館的年度盛會gala上演出. 歡迎大家週二晚上準時收聽!
 

20241105-『爵士人類學』 第五集

徐崇育

理解爵士樂有許多種的方法, 而這個系列是希望從人類學的角度, 來理解爵士樂. 因此節目將從『人』的行為出發, 了解人在社會的角色, 音樂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而從人類學與音樂學的結合便構成了民族音樂學. 我們將從這些角度出發, 希望讓大家對瞭解爵士樂有更多元的方法, 也對爵士樂有新的思考與理解.

20241029-『爵士人類學』 第四集

徐崇育

理解爵士樂有許多種的方法, 而這個系列是希望從人類學的角度, 來理解爵士樂. 因此節目將從『人』的行為出發, 了解人在社會的角色, 音樂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而從人類學與音樂學的結合便構成了民族音樂學. 我們將從這些角度出發, 希望讓大家對瞭解爵士樂有更多元的方法, 也對爵士樂有新的思考與理解.

20241022-『爵士人類學』 第三集

徐崇育

理解爵士樂有許多種的方法, 而這個系列是希望從人類學的角度, 來理解爵士樂. 因此節目將從『人』的行為出發, 了解人在社會的角色, 音樂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而從人類學與音樂學的結合便構成了民族音樂學. 我們將從這些角度出發, 希望讓大家對瞭解爵士樂有更多元的方法, 也對爵士樂有新的思考與理解.

20241015-『爵士人類學』 第二集

徐崇育

理解爵士樂有許多種的方法, 而這個系列是希望從人類學的角度, 來理解爵士樂. 因此節目將從『人』的行為出發, 了解人在社會的角色, 音樂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而從人類學與音樂學的結合便構成了民族音樂學. 我們將從這些角度出發, 希望讓大家對瞭解爵士樂有更多元的方法, 也對爵士樂有新的思考與理解.

20241008-『音樂家專訪』 -沒問題少女/Ruby Pan 潘子爵

徐崇育

本週的節目很開心邀請到薩克斯風演奏家-潘子爵來到節目當中. 剛發行新專輯「沒問題少女」的她, 在今年的金曲及金音都榮獲提名的肯定. Ruby在節目當中分享了這張創作專輯的故事以及這些年來在音樂路上的心路歷程.這張專輯忠實紀錄了她的心境以及成長。

20241001-『Benny Golson 紀念特輯』

徐崇育

一代薩克斯風巨匠Benny Golson在9/21離開了我們. 他在世時創作了無數的著名標準曲目如:Killer Joe, I Remember Clifford, Along Came Betty, Stablemates, Whisper Not, Are You Real. Benny Golsobn在一生精采的音樂生涯中, 從與McCoy Tyner和Art Farmer等人所組成的Jazztet到參加Art Blakey的爵士信差, 其創作能力總是能為樂團帶來豐富的演奏曲目. 2004年更在Tom Hanks主演的電影「The Terminal」飾演那主角一直在尋找的爵士音樂家—Benny Golson
明晚的節目, 我們將回顧他精彩的創作與人生. 歡迎大家準時收聽!

20240924-『爵士人類學』 第一集

徐崇育

理解爵士樂有許多種的方法, 而本週開始的這個系列是希望從人類學的角度, 來理解爵士樂. 因此節目將從『人』的行為出發, 了解人在社會的角色, 音樂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而從人類學與音樂學的結合便構成了民族音樂學. 我們將從這些角度出發, 希望讓大家對瞭解爵士樂有更多元的方法, 也對爵士樂有新的思考與理解.

20240917-『Gilberto Gil 吉貝托.吉爾一巴西傳奇來台特輯』

徐崇育

Gilberto Gil (吉貝托.吉爾) 這位高齡82歲的巴西傳奇音樂家,即將要帶領整個吉爾家族的演出團隊來台灣了!Gilberto Gil 在音樂上擅於結合不同樂風,從爵士樂、放克、雷鬼到搖滾都是他創作的元素,如果你是第一次認識這位重量級巴西音樂家,一定不可錯過本週令人熱血沸騰的音樂特輯!

Gilberto Gil 於1960年代巴西『熱帶主義』時期發跡,當時因為反對軍政府的獨裁,而與另一位熱帶主義運動發起人/著名歌手 Caetano Veloso一同遭到流亡海外的命運。除了熱帶主義,Gilberto 也是融合主義 (Integrationism) 的支持者,在社會和人文上都希望能消弭不同種族間的差別待遇,也同時強調文化根源上來自「非洲」的影響,並尊重黑人人權與其自由。

不只是音符本身,他的音樂充滿了自由意識與圖騰,為時代發聲!他的著名歌曲 "Vamos Fugir" 更邀請到了知名的雷鬼歌手 Bob Marley 的樂團 The Wailers 一同錄製。即將在 10/4 受邀於兩廳院秋天藝術節演出的 Gilberto Gil,絕對是喜愛巴西音樂和南美音樂風格的樂迷們一定要引頸期待的現場演出!
 

20240910-『人物專訪』-爵士薩克斯風演奏家- Tomoaki Baba馬場智章

徐崇育

對於漫畫或動畫電影『Blue Giant 』熟悉的朋友, 相信對電影當中的薩克斯風演奏印象深刻. 本週中很榮幸越洋訪問到了為電影配樂的薩克斯風演奏家Tomoakio Baba-馬場智章. 馬場在節目中分享了他即將發行的最新專輯「Electric Rider」, 並談到他自小學習薩克斯風和爵士樂的經歷.

2016年他與一群旅美的日本音樂家們(Keita Ogawa, Takeshi Ohbayashi, Takuya Kuroda, Yasushi Nakamura)組成的J-Squad樂團更是受到許多的好評. 馬場也即將在十月份來到台灣, 在台中爵士音樂節中與爵士鋼琴家許郁瑛一同演出. 一直活躍在世界爵士舞台的他有什麼音樂故事跟聽眾分享呢?歡迎明晚八點準時收聽!
 

20240903-『人物專訪』-爵士作曲家/大樂團領導者 楊又臻 Tracy Yang

徐崇育

每個音樂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道路. 本週的特別來賓是旅居紐約的作曲家-楊又臻. 原本是醫療背景出身的她, 在從事醫療工作數年後因為對爵士大樂團的喜愛毅然決定放下了醫療工作, 到波士頓的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就讀.


自Berklee畢業後, 又臻搬到了紐約市開起了另一個爵士樂的奇幻旅程. 從參加知名的BMI Jazz Composers Workshop和與爵士作曲家Darcy James的相遇, 都成為這趟爵士旅程的亮點!已在國外獲獎無數的她, 有還有著什麼樣的音樂人生和故事呢?明晚8點, 歡迎大家準時收聽!
 

20240827-『爵士大師專訪』-Arturo O'Farrill & Zach O’Farrill

徐崇育

上週因受到兩廳院夏日爵士邀請的爵士大師Arturo O’Farrill帶著的三重奏來聽台. 很榮幸能在節目當中訪問了Arturo和他的鼓手Zach O’Farrill.
跟Arturo 的初次相遇要回到了2007的紐約, 因為我就讀的紐約市立大學是Arturo的老婆鋼琴教授Alison Deane授課之處. 當時因為非鋼琴主修都必須修一堂鋼琴大班課, 而Deane教授就成為我的老師. 當時Deane教授會帶我們去聆聽Arturo每週日在Birdland的演出, 也因為如此, 我遇到了我的拉丁音樂恩師Andy Gonzalez.
在今晚的訪問, Arturo分享了許多難得的故事, 而他的兒子Zach也分享了與父親一同演奏的心得. 邀請大家收聽!
 

20240820-『爵士在巴黎』特輯 Vol. 3

徐崇育

自上個月開始的奧運掀開了許多有關於主辦國法國和巴黎的主題。『爵士無所不在』也利用這時機來介紹許多關於法國或巴黎的爵士樂。在1940年代後,在紐約的爵士樂圈掀起了一股移居歐洲的風氣,其中Kenny Clarke, Bud Powell, Lucky Thompson, Sidney Bechet, Coleman Hawkins, 和Benny Carter等人更是選擇旅居巴黎。
從本週開始,特別為聽眾朋友們準備了一系列歌名裡有關巴黎或是在巴黎錄製的作品。在第二和三集更為大家介紹來自巴黎的爵士音樂家。邀請大家本週二晚上八點準時收聽!
 

20240813-『爵士在巴黎』特輯 Vol. 2

徐崇育

自上個月開始的奧運掀開了許多有關於主辦國法國和巴黎的主題。『爵士無所不在』也利用這時機來介紹許多關於法國或巴黎的爵士樂。在1940年代後,在紐約的爵士樂圈掀起了一股移居歐洲的風氣,其中Kenny Clarke, Bud Powell, Lucky Thompson, Sidney Bechet, Coleman Hawkins, 和Benny Carter等人更是選擇旅居巴黎。
從本週開特別為聽眾朋友們介紹來自巴黎的爵士音樂家。邀請大家本週二晚上八點準時收聽!
 

20240806-『爵士在巴黎』特輯 Vol. 1

徐崇育

自上個月開始的奧運掀開了許多有關於主辦國法國和巴黎的主題。『爵士無所不在』也利用這時機來介紹許多關於法國或巴黎的爵士樂。在1940年代後,在紐約的爵士樂圈掀起了一股移居歐洲的風氣,其中Kenny Clarke, Bud Powell, Lucky Thompson, Sidney Bechet, Coleman Hawkins, 和Benny Carter等人更是選擇旅居巴黎。
從本週開始,特別為聽眾朋友們準備了一系列歌名裡有關巴黎或是在巴黎錄製的作品。在第二和三集更為大家介紹來自巴黎的爵士音樂家。邀請大家本週二晚上八點準時收聽!
 

20240730-『人物專訪』:古巴音樂教育/演奏家 Jesus Diaz

徐崇育

『人物專訪』:古巴音樂教育/演奏家 Jesus Diaz
《爵士語錄》
“Do what makes you happy!”─ Jesus Diaz
★ 本週內容:
本週的節目很榮幸能邀請到著名的古巴音樂教育/演奏家Jesus Diaz. Jesus Diaz出生於哈瓦那, 從小受到雙親影響而立志當一位音樂家. 80年代定居美國西岸後開始其演奏生涯. 並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知名funk樂團Tower of Power 的鼓手David Garibaldi和拉丁擊樂家Michael Spiro而組成了『Talking Drums 』打擊樂團, 並在90年代末期出版了「Timba Funk 和「Tiempo」等拉丁打擊教學書籍及DVD. 這些作品成為拉丁教學的經典作品, 也打開了Jesus 在全世界的教學生涯.
今晚很開心能親自訪問到這位古巴音樂的專家, 聽他細細說古巴音樂對他的意義與分享他的音樂生涯. 歡迎大家今晚八點準時收聽!
 

20240723-『爵士人物訪』:低音提琴手John Hebert

徐崇育

『爵士人物訪』:低音提琴手John Hébert
《爵士語錄》
“G and O!對於夢想,去做就對了!”─ John Hébert
★ 本週內容:
暑假的台灣真的是世界級樂手來訪的最佳時機. 曾經與傳奇鋼琴手Andrew Hill, 薩克斯風手Lee Konitz和鋼琴手Fred Hersh長期合作的爵士低音提琴手John Hebert來到節目當中, 暢談他的音樂觀和與這些大師合作的經驗.
紐奧良出生的John, 在90年代從紐奧良轉學到了紐約就讀William Patterson University 與知名低音提琴手Rufus Reid 學習. 搬到紐約後, 他很快地成為紐約爵士圈中最受歡迎的低音提琴手. John以獨特的演奏音色與充滿旋律性的即興語句著稱. 在近30年的職業生涯, 所累積的就經驗無數. 歡迎愛樂的朋友明晚8點收聽這難得的訪談!
 

20240716-『葛萊美獎最佳獨奏小提琴手─Charles Yang 專訪』

徐崇育

『葛萊美獎最佳獨奏小提琴手─Charles Yang 專訪』
《爵士語錄》
「自由來自於很嚴謹的紀律。」─Charles Yang
★ 本週內容:
明晚的節目很榮幸邀請到了2023年以《Letters For The Future》專輯獲得葛萊美獎『最佳古典器樂獨奏 (Best Classical Instrumental Solo) 』的古典三重奏樂團─Time for Three 的小提琴手 Charles Yang,征戰全世界舞台的他,將與大家分享今年9月 Time for Three 合體來台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Taipei Symphony Orchestra) 合作的特別演出!
Charles Yang 自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從小受母親的影響開始學習古典小提琴,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深受藍調、搖滾和其他音樂類型的影響,讓他的音樂生涯有了多元的火花。節目中他將談到如何加入 Time for Three 這個弦樂三重奏的過程,以及許多珍貴獨特的跨界演出經驗。身為當今最受矚目的古典音樂家,他又是怎麼開創出這段屬於自己的道路呢?明晚8點邀請大家一起來收聽!

 

20240625-《The History of Kansas City Jazz/肯薩斯爵士音樂專題-第二集》

徐崇育

《The History of Kansas City Jazz/肯薩斯爵士音樂專題-第二集》
《爵士語錄》
“It’s what’s in the groove that counts.” - Motown slogan
★ 本週內容:
什麼是肯薩斯爵士(Kansas City Jazz)呢?爵士樂的史觀從一直以來以紐奧良或紐約為中心,述說著他們眼裡的爵士樂。而位於美國中西部密西里州(Missouri State)的Kansas City 有什麼獨特的爵士樂史觀呢?
從Walter Page’s The Blue Devils 到Bennie Moten的大樂團,Count Baise, Lester Young, Mary Lou Williams等音樂家都成為與這城市有很深的淵源。而鼎鼎大名的Charlie Parker更是出生於此地。「爵士無所不在」將為大家呈獻一系列的《The History of Kansas City Jazz》來為大家掀開爵士樂歷史的另一面不容錯過的歷史。

20240611-《音樂家專訪》首位加入古巴timbal樂團-Klimax 的亞洲音樂家 - Singo Singo Musica與拉丁打擊演奏家 - 阿部憲護

徐崇育

《音樂家專訪》首位加入古巴timbal樂團-Klimax 的亞洲音樂家 - Singo Singo Musica與拉丁打擊演奏家 - 阿部憲護
《爵士語錄》
“跟卓越的音樂家合作,是精進自己的最好方式。”─ SiNGO
★ 本週內容:
今晚的節目很開心邀請到了來自日本的鋼琴家Singo與打擊演奏家阿部憲護。Singo旅居古巴多年,對於古巴音樂的了解沈浸令人佩服。他所加入的古巴當代timbal樂團Klimax, 這個由古巴鼓手Giraldo Piloto所領軍的樂團藉由新穎的和聲概念與風格的融合,當代化了傳統古巴音樂。為古巴當代重要的樂團。Singo是如何走上這條古巴音樂之路的呢?今晚8點為您揭曉!
 

20240604-《Three Wishes - An Intimate Look at Jazz Greats》專書介紹-(下)

徐崇育

今晚的節目,我們將進入介紹《Three Wishes - An Intimate Look at Jazz Greats》的第二集。好奇的朋友可能會想知道,偉大的爵士音樂家們如果有三個願望的話他們會許下什麼願望呢?而他們的願望在經過了60年後看來是否還成立呢?隨著經濟文化、社會的變遷,爵士音樂家在社會上的存在是否有某種意義呢?橫跨娛樂和藝術表達的偉大音樂家是否透過願望來表達自身的某些嚮往呢?
今晚我們就來聽聽這些爵士大師們的三個願望吧!
 

20240528-《給妮卡的三個願望:300位爵士樂手,一起。 Les Musiciens de Jazz et Leurs Trois Voeux》專書介紹-鴻鴻老師Hung-ya Yen專訪

徐崇育

《給妮卡的三個願望:300位爵士樂手,一起。
Les Musiciens de Jazz et Leurs Trois Voeux》專書介紹-鴻鴻老師Hung-ya Yen專訪
★《爵士語錄》
“在《給妮卡的三個願望》書中,小號手Dizzy Gillespie許下永久和平與不需要護照的世界的願望。而爵士樂的世界就是如此!”─ 鴻鴻
★ 本週內容:
台灣關於爵士樂的中文專書並不多。如何聆聽爵士樂是許多廣大樂迷非常有興趣的話題。而透過瞭解爵士樂手的心靈和社會狀態是認識爵士不可或缺的角度。《給妮卡的三個願望:300位爵士樂手,一起。》這本由黑眼睛文化 Dark Eyes Ltd.所出版,BbSs 翻譯的書更是爵士樂迷們每人必讀的書籍。
書中列舉了300位爵士音樂家的三個願望,讓讀者瞭解爵士樂手在1960年代當時內心的渴望。
今晚的節目邀請到了黑眼睛文化的負責人鴻鴻老師到節目中暢談跟這本書的緣分,並跟我們分享許多爵士樂手有趣的願望。邀請大家今晚8點準時收聽!
 

20240521-《They Call Me Stein on Vine 》專書介紹EP.2

徐崇育

在播出完與Stein on Vine樂器行負責人的訪問後,本集將接續上禮拜的內容,與大家分享這本書的精彩故事。音樂人生有許多種,而Gary的故事絕對是台灣爵士史境外篇重要的一章。讓我們好好瞭解Gary的音樂人生吧!

20240514-《They Call Me Stein on Vine 》專書介紹

徐崇育

在播出完與Stein on Vine樂器行負責人的訪問後,我們將用2集的時間好好與大家分享這本書的精彩故事。音樂人生有許多種,而Gary的故事絕對是台灣爵士史境外篇重要的一章。接連兩週讓我們好好瞭解Gary的音樂人生吧!

20240507-《Netflix特輯》The Clarence Avant Story—黑人音樂教父

徐崇育

今晚的將為大家介紹黑人音樂教父-Clarence Avant 的傳奇故事。Avant 雖然知名度不如許多的大牌音樂家或製作人,但如果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就會知道他在非裔美國人的音樂、政治、人權、電影各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處事低調的他以能促成或化解事情的能力著稱,他的溝通能力更是讓許多人折服。許多名人遇到事業或人生的困境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到底他有什麼神通廣大的能力呢?歡迎大家今晚收聽「爵士無所不在」來了解這位充滿個人魅力的人物!
 

20240430-《爵士樂器們的魔手神醫》美國好萊塢樂器行 “Stein on Vine” 的台灣傳奇—Gary Chen陳家隆

徐崇育


“Stein on Vine” 是一間位於美國好萊塢的樂器行,也是匯聚許多爵士傳奇大師的小客廳,見證了爵士樂發展的黃金盛世。創始人為Maury Stein,而他在1980年代過世後,則由情逾父子、來自台灣的Gary Chen陳家隆繼承了此樂器行。一位台灣人在爵士史上的傳奇就此展開,至今已超越40年。
原本僅以管樂器為主的經營方針,也因Gary Chen身為低音提琴(貝斯)和吉他手的背景,而擴展為低音提琴專門店。爵士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貝斯手Ray Brown指名只讓Gary調整樂器,其「魔手magic hands」的名聲也因此傳遍全美、一直到全世界,許多音樂家還特別將樂器飄洋過海寄至 “Stein on Vine”,讓Gary執行他有如外科醫師般的技術,賦予樂器新生命。
主持人徐崇育以自己身為低音提琴演奏家的角色,為聽眾解讀音樂術語行話、圈內軼事,並特別策劃了 “They Call Me Stein on Vine” 這一系列內容,結合了作者專訪、書籍導讀,並由彼此相呼應的曲目穿針引線,期待透過不同的視角讓大家更貼近爵士樂文化。本集是在Gary Chen短暫返台之際的難得第一手訪問,由他細說從頭地分享這跨越時空的傳奇旅程:與大學同窗賴聲川共組樂團、1978年離開台灣、前往波士頓學習爵士樂的開端;原定搬回台灣,卻因在洛杉磯轉機,去樂器行打工一待就是40年的神奇際遇;第一天上班接到的電話就是「法蘭克辛納屈」;一直到他如何與那些創造歷史的爵士大師成為人生知音的故事,包括貝斯手Ray Brown、薩克斯風手Stan Getz、甚至約他一起去看電影「魔鬼終結者2」的爵士巨擘Wayne Shorter!節目的最後,Gary還特別為聽眾自彈自唱,在163年歷史的吉他聲中,共同遙想那一個個無可取代的爵士印記!
 

20240416-《Netflix 特輯》EP1

徐崇育

今晚的「爵士無所不在」將開啟一個新的系列。我們將挑選在Netflix 的紀錄片當中與爵士樂或黑人歷史相關的影片來介紹。本週要為大家介紹的是 “Descendant”, 這部在講述最後一艘由西非到北美名叫”Clotilda”的奴隸船,記錄了奴隸後代們致力於尋找這部沈沒在河裡的奴隸船的過程。而在過程當中如何與歷史和族群和解,成為片中精彩的內容。

在喧囂的世界,重新聽見自己的心跳........

橫跨爵士與古巴音樂的低音提琴家 Vincent Hsu 徐崇育在每週二晚間20:00首播的「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節目中,

邀請您深入爵士樂的台前與幕後,跟著節奏搖擺生活,品味即興帶來的瞬間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