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幸福進行曲】栽鳳梨田裡的王子-楊宇帆
從讀冊人到做田人, 楊宇帆一樣是夾腳拖加打赤膊。出生、長大都在台南關廟的他,對待熱帶水果「鳳梨」,也用八年級的狂熱,把產地的感動直送到消費者面前
楊宇帆:之前那個農民他都是交拍賣市場,東西出去之後他不知道自己東西品質怎麼樣,ok我現在幫他直接賣給消費者,然後消費者會給很實際的回饋。那他才可以在生產端去做一點調整,下一季可以變得更好,那我就覺得這樣很有意思。
楊宇帆:就是好吃啊、吃得安心,然後就是可以希望消費者可以看到就是幾個回台灣農業的年輕人,我們真的是在這個土地上有我們的熱情在,就是熱到希望消費者可以被我們灼傷啊。
天氣炎熱,才能種鳳梨,農夫也要夠熱情,才能面對「老天」給的種種考驗。種田的過程,讓鳳梨王子學會斷捨離,也學習勇敢面對問題。
楊宇帆:我們剛才在做的時候如果那個鳳梨是比較有問題的話,我們是真的就是很頭痛,看到就是"死了",有時候它也不是不能吃,就是四處送啊!
楊宇帆:因為以前個性比較急躁,可是自己回來種田之後,你就是無可避免一定會碰到客訴問題,要面對消費者有時候有點頭痛,就之前那個什麼月薪嬌妻喔,他不是有一句名言說:「逃避可恥,但是有用。」所以我有時候真的會這樣子,然後我就再離開一下,那我再重新整理情緒,我再回來面對這些人。
人的問題,有時比農田裡的工作更繁雜,當外界的好意越來越多時,楊宇帆反而更清楚自己的方向
楊宇帆:就比方說有人就叫我說:「你就要做鳳梨酥啊。」我說:「莫名其妙做什麼鳳梨酥?」或許也是因為我前面幾年,我已經經過很多不同的選擇了,所以我算是比較清楚自己的樣子了。
楊宇帆:我們臺灣整體社會很喜歡,妳知道,很喜歡溫度阿。都會講說手工稻阿幹嘛的。就會覺得好像企業化之後,就是農民就會受到更大壓迫什麼的企業化本身沒有問題啦,有問題的可能是企業化之後那個利益的分配、那個結構,制度面可能要想辦法去做調整。
農業,不怕做大,只要,莫忘初衷,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愛的連結與擴大。
珍惜從土地長出來的禮物 美律實業與您共譜台灣幸福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