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說話是一門藝術。同樣一句話,換個用字,改變口氣說,感覺就是不一樣。這樣的技巧,在任何的語言中都很常見,中文常用的成語便是一個好例子,能夠善用文雅的詞彙,修飾一些見不得人的醜/糗事。但是當委婉說詞也不夠用了,變成必須拿捏什麼話該說不該說,這就是political correctness,政治正確的範疇了。只不過politically correct的界定,如今卻帶有負面意涵,甚至被怪罪為箝制言論自由的禍根。因為這年頭說錯話的代價,可以上看十五億美金! 如此精準的數字,從何而來? 言論自由是否等於想說甚麼就說甚麼?那些跟種族、膚色、性別、性向、宗教等相關的用詞,倒底哪些能說,由誰來說,該怎麼說,這些逐年增加的規則又是誰說了算,真的可以因為杜絕特定字眼因此促進兼容並蓄嗎,還是不過是將美國推入二十一世紀的文字獄?不就是說個話而已嗎,有沒有這麼難?